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简析课堂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理由和对策

简析课堂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理由和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6159 浏览:1562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有效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与内容。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新课改的理念还没有在我国中小学得到真正落实,低效课堂教学行为仍大范围存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教学行为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关注的是课堂“45分钟”,因而只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课堂教学评价三方面讨论有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有效教学 问题 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小学课堂焕发出了喜人的生机,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由单一走向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但是,在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也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新课改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教师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浮夸,而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使得低效的教学行为仍大量存在。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本次课改的核心环节——课堂:为什么先进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的教育理念难以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仍然游离于教学表面?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逐步走向形式主义?种种诘问集中到了一个话题——“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在中小学听课的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拟从“什么是有效教学”、“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1.1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课堂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空间和时间上为有效教学做了限定,主要考察教师利用课堂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促成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总投入。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教师“有效的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了不需要教!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有效课堂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地“讲授”,有效地“引导”学生、“管理”学生、“激励”学生。

1.2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树立“全人”的发展和“全体人”的发展的观念。即教师应以“三维目标”为导向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某个或某些学生的发展。(2)师生交往的和谐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彼此要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3)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包括行为参与,还包括情感参与。广泛的参与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乐学的态度。(4)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都决定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5)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应该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要留给学生思考和互动的空间与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2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行为低效

2.

1.1 教师讲授欠生动

生动的讲授应是饱含的,语言清晰明确、富有感染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讲授缺乏,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照本宣科,“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教学语言平淡无味,缺乏感染力;讲授时不能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这些都会使讲授变得味同嚼蜡。教师作为引导者,如果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能使其无法长时间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转而做学习以外的事,甚至破坏课堂纪律,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2.

1.2 教师提问欠有效

新课改提倡在问题情境中达到师生交往互动。然而提问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有问有答。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提问策略,以至于无效问题大量存在,如:无目的问题、过难过易的问题、是否问题、检测设问题、反问等都是无效问题;在表述问题时无法做到清楚简洁,让学生感到费解;有些教师总喜欢叫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提问后也没有留下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都是缺乏提问技巧的体现。另外,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有所反馈,然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么不予理会,要么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对于不同的回答不能给予恰当评价,使提问变得形式化。
2.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滥用

新课改强调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以往传递—接受式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运用发现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演示法等,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多媒体课件等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不可否认,这些方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沉闷现象,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但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花哨,而忽略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盲目的追求学生参与,而忽视了这种参与的真正目的和价值。一节课看似热闹,其实学生收获并不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使传统的板书地位的隐退,这些都使得课堂教学游离于教学目标,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

2.2课堂管理不当

2.1 课堂氛围“检测活跃”

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上课铃响了,教室还是一片喧闹,教师走进教室以后,学生还不能安静下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摇头晃脑哼小调,有的做小动作,还有的在打瞌睡……课堂活动时,学生开始起哄,讲话的、篡位的、做小动作的比比皆是,还有的趁机自顾自玩了起来。课堂教学的交流和讨论完全没有组织性,教师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但所有的努力都收效甚微,下一次上课,又呈现出闹哄哄、乱糟糟的情形,不少教师深感身心疲惫。从这些情形可以看出,课堂秩序混乱已成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大毒瘤。

2.2 教学时间浪费严重

教学时间浪费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浪费,如教师上课迟到、管理课堂秩序、课堂“卡壳”、教学容量小等都是显性时间浪费;而教师向学生传授无效知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这些表面上看似在进行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隐形的时间浪费现象。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时间浪费现象,导入不直接;讲授不精简;提问不清晰明确;过度地使用合作交流学习等,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过长;教师拖延进堂或延时下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错过了教学内容等,都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

2.3教学评价不合理

2.3.1 评价主体单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着教师指点、评说,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一些教师总认为让生生互评,学生语言表述不准确,或学生不会评价,要花时间引导,索性就取消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了,这样课堂教学评价就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表现怎样全由老师一人说了算。致使评价缺乏公正性、客观性。

2.3.2 评价具有“功利性”

激励性评价是课堂调控的一种手段,如奖励小红花、智慧星之类。在小学低年级开展一些“拿红花”“摘智慧果”之类的活动的确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渲染出活泼的课堂气氛,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保持,学生会把学习目标置之脑后,只在乎眼前的奖励,甚至把奖励当作学习目标,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功利心理,即答对了问题就想得到奖励,得到了奖励就可以“高枕无忧”,心安理得地去玩了。

2.3.3 评价语言贫乏

表现为评价语言单一,缺少变化,“你真棒”成了通用语言,学生听了都觉得腻烦;评价语言空泛,缺少针对性,“答得对,你真聪明!”之类的话就像是一顶大帽子,扣在谁的头上都行,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赏识教育虽是新课改倡导的教育方式,然而,过度使用赏识教育,一味使用“好的”“不错”“真棒”这样的评价语就会使评价变得单调,乏味,这样的评价不仅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实现评价的价值,还会使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的习惯以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难以接受别人的批判与建议。

3 我国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3.1教学策略
3.

1.1讲授应生动有趣

要使讲授生动有趣,清晰明了、有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学内容,引发学习兴趣、将注意力和心神指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活化和具体化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样化的表达;最重要的是要能展现热情,热情的教师总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学生只有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1.2 提问应简洁有效

首先,充分预设避免无效问题产生。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如鼓励思考;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复习巩固旧知;吸引害羞的学生等。在问题难度上,要适中;避免提是否问题、检测设性问题。其次,教师应加强口语表达能力,一要清楚简洁,避免模棱两可;二要符合学生的言语水平。再次,提问后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总是提问自己认为成绩好的学生,这样做会使学困生成为课堂活动的旁观者,没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出现捣乱行为,最终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3.

1.3 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之后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组讨论之前要明确讨论的目的,讨论之后一定要有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教师也要对此过程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只能起到优化教学内容,使知识的呈现更直观形象的作用,但他代替不了教师的讲授,只有将自己的讲授和多媒体的呈现有机结合,情境交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管理策略

3.

2.1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1)制定课堂守则。在班队课上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遵守课堂纪律以及怎样遵守,使学生产生归属感。(2)课堂需要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可以一个眼神就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教学管理,从确立威信开始。(3)管理需要方法,处罚与表扬齐头并进。处罚可以警示全体、表扬可以鼓励全体,都能达到维持课堂纪律的作用。(4)课堂需要责任心,责任心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5)课堂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根本所在。只有为学生创造轻松、激励,和谐的、积极的教学环境,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减少扰乱课堂教学行为的发生。
3.

2.2 高效利用教学时间

首先,应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课堂45分钟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能快速进入教学,用简洁而富吸引力的方式快速导入,不可拖泥带水;同时,避免将太多时间用在维持课堂纪律和组织教学活动上。其次,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学生只有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才能专心、认真。当然,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能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时间利用率。教师在教授前要熟悉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再合理安排课堂应分为哪几个步进行,每个部分大约要花多少时间;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时间分配,并能技巧性的使教学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否则就会造成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

3.3 评价策略

3.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多肯定、表扬。一些过多的、笼统的表扬,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从而削弱了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首次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最大的,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多,对学生的刺激程度就会减弱,其价值就会慢慢降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口头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刺激程度就会慢慢减弱。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但要注意控制 “量”,更应注重“质”。

3.2评价语言和方式多样化

评价语忌简单空洞,要实事求是、恰到好处。具体表现为表扬语言的真实性;纠错语言的准确性;批评语言的诙谐性。在评价时,既要避免“你真棒”等很空洞的激励语言,又要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否定性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达到评价的效果。教师在评价中可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可变教师评价为生生互评、学生自评。通过这些,可以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 (6).
[3]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梁萍云.有效课堂教学:特征·策略[J].广西大学格州分校学报,200

4.14(4):90-91.

[5]刘树仁.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实施策略[J]. 辽宁教育研究,2006,(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