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金融市场 >有关于凯恩斯凯恩斯消费函数和相对收入结合

有关于凯恩斯凯恩斯消费函数和相对收入结合

收藏本文 2024-04-22 点赞:24612 浏览:1092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杜森贝利提出的相对收入理论中的棘轮效应合理的解释了当收入意外减少时人们的消费变化。但是仅短期分析而言,其却与凯恩斯消费理论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边际效应上。在短期分析中,凯恩斯消费理论的边际效应递减效应有更强的现实说服力,因此,本文将运用凯恩斯的短期消费理论对相对收入理论的棘轮效应进行修正。
关键词 凯恩斯消费理论 棘轮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
一、引言
凯恩斯于1936 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绝对收入检测说及相应的消费函数。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基与1869-1938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对该检测说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边际消费倾向并未出现凯恩斯所描述的递减现象,而是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长期保持不变。人们将这一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称为“ 消费之谜”。围绕着“ 消费之谜”,经济学家们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消费理论, 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就有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检测说。但众所周知,凯恩斯消费理论适用于短期分析,而实证给出,在长期中,相对收入理论更好的解释了1869~1938这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收入——支出关系。

二、相对收入理论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提到:杜森贝里认为,依照人们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因为一向过着相当高的生活水准的人,即使收入降低,多半不会马上因此降低消费水准,而会继续维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故消费固然会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就短期观察时,可发现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收入增加时低收入者的消费会赶上高收入者的消费,但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的降低相当有限。总结其基本观点为: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

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udooo.com

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而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如图1)
即有
长期函数:C=BY
短期函数:
依据杜森贝里理论,是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于产生的正截距。€%:是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长期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其短期函数而言,平均消费倾向为。随着收入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降低。但是边际消费倾向却是不变的。我们认为其不符合大众心理。即:短期观察中,边际消费倾向应该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三、运用凯恩斯消费理论对相对收入理论的改进

鉴于相对收入理论的这种不足,我们考虑引进凯恩斯消费理论对其改进。由于短期中,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正如凯恩斯描述的一样“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短期情况,事实更是如此。在所谓就业的周期波动期间,人们此时的习惯不同于更持久的心里倾向,还没足够时间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由于人们确实随着收入的改变而调整其开支,短期内的这种调整是不完全的。因此,储蓄常常伴随着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且开始时的变化规模会比以后的大”。
即存在如下关系式:
其中€%[(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是收入Y的一个函数,会随着Y的增加而递减。
于是我们将相对收入理论中的短期函数替换为凯恩斯消费函数,于是有:
长期函数:
短期函数:
得到如下图像:(如图2)
在短期中:边际消费倾向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在长期中:边际消费倾向为B,是固定不变的。
图形解释:
如上图所示,长期消费函数的图形为一条上升的斜率固定的直线,而当在某点,比如A点发生了相对收入减少,则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其将沿着a1-a11曲线移动。对此,我们考虑从反方向理解该曲线含义。我们设想在T1时点其相对收入不再降低而且开始增加,此刻对应的消费为a11,则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即消费增加的速度小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则消费将沿着a11-a1曲线运动。当经过较长时间后,其收入由增加到消费由增加到。根据相对收入观点:消费与收入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因此,时间趋于较长时,我们则以直线替代,即C=BY,即如果收入继续增长,则其将沿着C=BY直线运动。而接下来不管再任意时间意外出现收入减少,便可根据以上分析大致判定它的变化情况
则最终图形中,以曲线部分(例如a1-a11)解释在短期观察中消费随收入的变动情况,而以直线部分(C=BY)表示经济稳定增长时,在长期观察中,消费随收入的变动情况。
参考文献:
张慧,朱明宣.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线性化分析[J].时代经贸,2010(5).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出版社.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