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试述思想品德初中历史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摭谈

试述思想品德初中历史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摭谈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7586 浏览:246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是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可以说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联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与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的深刻意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例如,我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回顾祖国宝岛在不同历史时期地名演变的过程及与祖国大陆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认识到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祖国不可分裂的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正义性,并联系当前史实理解我们反对当局搞“”等行径的正义性。

二、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教师正确引导,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情操,让他们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其次,教师在讲历史人物时,多讲一些现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例如:欧阳海、孔繁森、雷锋等,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方向明确,路线正确,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1.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2.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精神。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一怎样写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可以深深地打动学生,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最后,要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历史教材中,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

四、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五、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从1840年的战争至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吸取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斗争失败的经验教训,先后经历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及革命派的领导,最终只有中国才能够克服自身的错误,先后纠正“左倾”“右倾”错误,取得了中国新主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然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等,但我们党都纠正了这些错误,做出了正确英明的决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因此说,现在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陷入了低潮,但我们应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对社会、对国家充满信心,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华夏文明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诸多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所在。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深刻挖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润物细无声地慢慢渗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