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试议我在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感受查抄袭率

试议我在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感受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9231 浏览:341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51
兴趣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是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反之,则难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这里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趣味导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乐章的"前奏"。起着集中注意、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等作用。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这一起始环节,力图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架设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打开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都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他从1405年到1433年长达30年的时间里率领船队先后航海7次,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后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一次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后突然遇到暴风雨使他们迷失方向,大家都惊慌失措时,郑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吩咐舵手向左前进。"请问:"郑和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学生的答案纷纭。而我就趁势引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内容中就有同学们想知道的答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我们看看郑和究竟拿出了什么?这样创设悬念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我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賽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十几年,而张賽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为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犹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优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

三、利用图象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历史课本中的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内容,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光华万丈的唐诗"一目时我利用课本上李白和杜甫的画像让学生认真观察其外表并分别将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幻灯投影出来,让学生阅读。从而认识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愧为"诗仙"。杜甫在此诗中抒写经过骊山脚下,感愤唐玄宗在华清宫荒淫作乐,直言道尽封建剥削的残酷事实。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愧为"诗圣"的称号。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教学内容。

四、结束课程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新学期新章节的绪论课。我们可以考虑用悬念性结尾,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理解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总之,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得用心去体会,让实践来验证。这也是新形势下教师胜任此行的不二法门。以上内容是我在教学中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和体会。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同行多加指点。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