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论化和现代化和世界历史教学

论化和现代化和世界历史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13544 浏览:585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16世纪以后的世界史也是现代化的发展史,以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研究与教学的主线,在国外早已有成功实践。在国内,虽然现代化史观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已得到认可,但在教学中其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世界史
1002—2589(2012)27—0174—02
现代化是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主线之一,它贯穿了历史前进的所有细节和事件,所以,它是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线索。二战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已经开始注意并在教学实践中突出“现代化”的意义,而我国的世界史教学在这方面则滞后多年,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涉足这一问题,因而,在今后的世界史教学中提升现代化问题的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世界从15、16世纪起就已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世界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这门学科,也要相应地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国外世界历史教学中的现代化问题

二战后,美国历史学界开始尝试以现代化作为主线,对世界历史进行重新解读,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人类历史,实际上是现代化产生、发展并向全球扩散的过程。将现代化作为史学主线,可以给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演变过程,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更好地把握世界历史的规律及未来趋势。
用现代化作为主线解构世界史,美国史学界受到了现代化理论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为抗衡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影响,现代化理论在美国悄然兴起,并很快被借用到其他科学领域,影响极大,尼尔斯·吉尔曼甚至声称“现代化”是美国知识发展史的最高阶段。受影响者当然也包括历史学,特别是二战后,现代化成为美国的主流史观之一。
在美国的世界历史教学中,“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特点如下。
首先,它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一道成为美国世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主流史学观点,美国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经历了从世界通史—西方文明史再到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一批以现代化为视角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和著作,如布莱克及其《现代化的动力》和《日本与俄国的近代化,一种比较研究》,巴林顿·穆尔的《与的社会根源》等。
其次,现代化的研究范围比较均衡,着重让学生领悟,虽然现代化启动时间不一,但各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个地区和国家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战前,美国世界史研究相对偏重西方国家。二战后,对世界各个地区都选取了代表性国家进行研究。并让学生思考和比较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差异及其原因,从而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世界意识和整体观念。
第三,在世界历史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明白,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因素有很多,因而必须重视其他相关因素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为现代化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各个阶层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最后,极力宣扬美国现代化经验的优越性和普世性,向学生灌输“美国优越论”,这也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在世界史教学领域的体现,而且它的方式十分巧妙,目的在于为美国培养对外进行文化渗透的人才。

二、史学主题的变迁与中国世界史教学

建国以后,中国的史学主题或主流史观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偏重于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这直接导致对历史学的其他领域和方法重视程度不够,从而把世界史教学研究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领域内,对世界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也不能培养学生从宽广的领域来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
冷战结束后,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和对世界历史研究工作的深入,现代化等史学观点开始受到更多重视。国内最早以现代化为视角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学者首推罗荣渠先生,早在80年代初,罗荣渠先生即开始从事现代化研究工作,他指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具体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之后,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又进一步提出“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主线”,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随着对世界及世界历史认识的深入,现代化逐步被史学界接纳,今天它已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流观点之一。
目前,在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工作中,现代化理论已经得到一定的认可,它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出现了大批以现代化为理论指导研究世界历史的著作。其中,首推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新论续篇》、《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等。其他还包括钱乘旦教授的《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寰球:现代化的迷途》、《世界现代化进程》等。董正华教授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其二,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化观点,向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发起了挑战。例如,罗荣渠先生认为,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共有三次浪潮,分别发生在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后和20世纪下半叶。罗先生“运用新的发展观,探索了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把中国的现代化放在世界大变革的背景中进行了新的研究,对旧的理论、方法与结论都有所突破”。董正华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外部力量影响的结果,而且现代化也不等同于工业化。
其三,将中国的现代化放到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特点、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等,对于认识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性,以及对中国现在发展阶段的认识方面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性突破,是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一大成绩。

三、现代化史观与中国的世界史教学

如上所述,在世界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国学者都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应用现代化理论,且成果斐然,然而,在世界史教学方面则显得有些滞后。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其一,教材与教材中观点更新是一个比较慎重和缓慢的过程,这就使教科书的史学观点往往落后于时怎么发表展;其二,部分教师对现代化理论的掌握和认知还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推动。强化现代化史观在中国世界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其中经济工业化和政治化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要破除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的认识误区,使学生理解现代化是人类生活的一次彻底的、系统性的变革。现代化只有在社会成功转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它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其中又以政治转型和经济市场化两方面最为关键。
所以,单个领域的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在旧制度、旧社会的框架之下现代化是无法顺利实现的。晚清中国统治者妄想在不触动原有政治体制的前提下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注定不能成功,清末军事现代化的“单骑突进”并不能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就是明证。与中国情况类似的还有奥斯曼帝国,但在旧制度的强大阻力面前,奥斯曼帝国没能逃脱同清王朝一样的命运。
第二,现代化道路与模式具有多样性。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表明,现代化并不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彰显出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或多元性[3]。冷战以来,西方处于意识形态宣传需要,极力宣扬和推销其现代化模式,在冷战结束后,西方现代化理论与模式大行其道,美国学者福山甚至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那么其现代化模式也就相应成为最成功,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现代化模式。
但应当指出的是,西方现代化的成功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是以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和贫困为代价换取的,而后发国家又不可能走西方掠夺世界的老路,所以,西方现代化道路有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不可复制。而发展中国家,国情各异,现代化基础差别较大,因而不可能按照西方的设计实现现代化,只能根据本身国情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第三,要让学生理解今天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所以,每个国家都必须积极融入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市场隔绝,就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自外于世界必然导致落后,这已被历史所反复证明,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当谨记这一点。全球化既是挑战,又是一个巨大机遇,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它,就能创造现代化的奇迹。
以韩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前,韩国市场狭小,又缺乏资源,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朴正熙政府上台后,利用世界市场,大力发展出口,使韩国经济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起飞,塑造了“汉江奇迹”。
墨西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90年代以前,其经济十分封闭,但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利用近邻美国的市场、资金、技术,大力发展“客户工业”,利用本国在土地、人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使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现在,人们开始感叹“幸运的墨西哥,离上帝那么远,离美国这么近”。
第四,必须使学生意识到,现代化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物。现代化能使一个国家摆脱贫困

研究生论文www.udooo.com

和落后走向繁荣之路,但现代化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由于本国经济发展同国际市场联系的增强,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具有脆弱性,易受国际市场和国际形势变动影响;现代化加快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现代化还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
所以,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必须汲取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尽可能少走弯路,抛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可怕思想,增强对环境和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低污染、低能耗,对环境友善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追求可持续发展。

四、现代化史观与未来的世界历史教学

从18世纪晚期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巨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20世纪90年代后,第四次现代化浪潮初现端倪,它是以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相比前三次,这次现代化将会给世界带来超越人类想象能力的革命。因此,抓住机遇推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是事关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
学生是现代化的接班人,是现代化的创造者,让他们了解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和规律,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将我们的现代化事业稳步推向前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指出,“历史的用处就是要对当前有所帮助”[4]。所以,在今后的世界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以现代化作为教学主线,大力推进世界历史教学中理论、方法和内容的时代化,与时代接轨,与学术前沿接轨。
参考文献: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
[3]王铁铮.世界现代化历程:中东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