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渗透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渗透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5302 浏览:168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4-1079(2008)10-0056-02
中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充分进行科学教育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教师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这个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系统地研究。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进行了初中历史学科中科学素养渗透尝试性研究,以科技历史的过去和现在引导学生展望未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积极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同时能以科学家们的敬业、爱业的精神鞭策自己,增强学生迎接挑战的能力。

一、实施科学素养渗透的初步尝试

一般说来,科学素养的培养基本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对已经被人们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2.对一些科学探索方法和程序的理解。3.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在现有的历史教材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掘科技含量较多的部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的渗透,以达到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

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决定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现有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科技史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持续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有效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学生领略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不为某些检测象所迷惑,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这是进行科学素养渗透的基本体现。

(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撑点是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科学需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乎理性的思维,需要探索、质疑和创新。这部分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涉及,但它们有的出现在教材内容的介绍里,有的散见于教学过程的分析中。教学中设计一些较有质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的机器,学生形成了存疑的习惯后就会不断地探索形式成新的发现,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养成。

(三)树立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妥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简单、机械地传授只会使学生静态、被动的吸收知识,变成科学知识的“存储器”,而不是科学观念的传承者和科学意识的实践者。只有让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和直接经验,才能逐步树立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进行科学素养渗透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身上娇骄二气都有,做事学习往往眼高手低,加上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学生获得的信息量相当大,知道了不少东西,似懂非懂,生活上超前消费,学习上处于被动,或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也有少数盲目崇洋,民族国家观念淡化。针对这些状况我们用“民族魂”中华精英的事迹和崇高思想“润物细无声”地灌输,让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之中受启发、得教育,领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思想素质。
2.情感性原则。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总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与教师产生感情的共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鸣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不断完善人格。
3.借鉴性原则。历史知识具有借鉴作用,是由于历史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相似性,往往事不同而理同,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后人都有借鉴作用。古人的治学经验,对今天学生的学习有借鉴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结,要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实际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做人处世。
4.评价性原则。教师在讲授历史史实时要注意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用历史辩证的办法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史实,作出对史实的理论分析,才能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出历史的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思维的飞跃,创造性思维也蕴含于中。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通过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要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的科技内涵,寓科学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把闪耀着科技光彩的宝藏准确、及时、系统地开发出来,恰到好处地转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跨世纪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历史教学中的科学素养渗透搞得更丰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