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文化运动

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文化运动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8485 浏览:334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3-2738(2012)07-0196-01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查阅历史资料、关注当今历史学界对新文化运动的新观点、新看法、与历史学科教学同事交流、结合学生学习感受的了解,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就新课改教材中对新文化运动的定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探讨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初中历史老师,在11年的授课生涯里,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文化运动的定性有些个人的思考。川教版教科书中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竖起“科学”和“”的大旗,开启了国人的新思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甘为中国脊梁的爱国精神。但是今天来看新文化运动,我觉得教科书上一边倒的评价恐怕有些失之偏颇,现在历史学界有很多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见解,在现实教育中,可以说少部分老师是囫囵吞枣,依靠的就是两本书来还原历史,一本是教科书,另外一本就是教师参考书。历史要靠很多的信息来努力还原事实,并以史为鉴,以史明智,对历史老师的要求就更高,博览群书尚有失误之处,更何况尚未落实素质教育的西南地区,大部分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
教材几乎一边倒的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仿佛是对儒家传统文化道德彻底否定,恐怕会影响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不太正确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宣传的“”和“科学”,从大体上看应该可以认为是宣传的西学,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是重要的,面对袁世凯企图通过恢复封建礼教从而重建帝制的野心,这是抵御中国重新步入黑暗的有利武器。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熠熠闪光的宝石,这些历史上出场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地用他们的智慧来救国救民,不遗余力。这场思想运动不应该只简单的从1915年开始算起,前人的铺垫才有后者的成功。晚清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启了近代思想之变,随后到新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文化运动时,涌现出了大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等。他们批判封建制度中的黑暗,批驳封建礼教违背人伦的、落后的思想,他们都在探寻如何找到一条光明大道,让中国,中国人不被欺凌,中华民族不被亡国灭种而努力。这场由知识分子带领的思想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这些是必须要让学生们了解的。承上才能启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要传承需要学生学会感恩,没有历史上这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死而后已,历史不会进步。
但是教科书上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就语尽于此,难免让学生产生一个看法,那就是书上只介绍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因此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他们思想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是值得倡导的。可是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一些言论:胡适白话诗《孔丘》:“知其不可而为之,亦不知老之将至,认得这个真孔丘,一部论语都可废”。还有陈独秀激赏西人的好战健斗、“宁斗死”, 赞扬其“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批评“爱平和尚安息雍容文雅”之东洋民族为劣等,为“具如斯卑劣无耻之根性”(《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鲁迅的“方块汉字真是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更何况是自己个人领悟的观点,需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历练。思想家因为他所处的是高位,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会成为为后来世人竖立的精神大旗,不得不慎重,真理应该要承受时间的敲打,好好沉淀,就从现在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更何况历史教科书上所选的材料本就不足,只能反映新文化运动某一方面。这就会更加深对学生的误导。首先,这场新文化运动中过多关注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的言论,忽视了其他的声音。在这场新思潮一边倒向西方文化的浪潮中,也有提倡中西互补的学者,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又保护自身文化的学衡派。但是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例如严复。他提出“会通中西”的主张,即“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有类似思想和看法的新文化思想家虽是少数,可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思想无可借鉴之处,在当时这类思想家虽然不被陈独秀等主流思想所认同,但是他们的思想在今日却闪耀着光辉,应该是在思想的深思熟虑后有着对未来历史的前瞻性。应该看到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代表人物在民族危机、国难当头时,迫切希望能有振聋发聩的声音唤醒国民,能有一场外来的疾风骤雨洗去旧中国几千年来的尘埃,换来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急迫,他们痛心疾首,他们迫不及待,但是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过于抬高西学的地位,虽然的确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有利于科技和近代思想的传播,但是在这其中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性情言论大都焦躁偏执。新文化运动无论是在学西方还是在对旧礼教的批判中,焦躁偏执确实都有表现,今天,回过头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确有对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囫囵吞枣的“拿来”甚至“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则不加分析否定过多的倾向。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其所透出的光泽远远超过了其所蕴含的内容。在新文化运动者们的引导下,科学与成为了正义、进步的象征,此后的每次运动只要祭起这两面大旗就可以通行无阻。但是科学与到底是什么?直至今天,我们还很难领略其真正内涵。这岂是一场运动就能弄明白的事情。
可是历史教科书也明显出现对新文化运动激进的看法,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极力主张“全盘西化”,对传统文化是批驳的一无是处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而对于这场思潮中出现其他主张未作任何介绍。特别是农村中学或者是教育落后的偏远地区,如果老师不做点课外功课,不加引导分析,学生就会以这几位代表人物马首是瞻,对于他们的主张自然认为是合理的。另外在选择阅读材料上,过分强调传统道德中的黑暗面,再加上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人物的批判,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该摒弃的糟粕。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是越来越少。以我校初一年级一次历史期末考试为例,材料解析题中某道材料选自屈原的《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其中有个问题问到“端午节是农历什么时候?”这应该是一道常识题目,可是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我们传统道德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更是无从了解。如果现代青年也用偏激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愿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把精华当糟粕,这是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情况在现实教学中是有的,并且是令人担忧的。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个人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这课的内容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关于其他知识分子关于传统文化思考的观点,适当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是否可以从多方面思考,真正达到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自己的判断能力,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